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热门关键词:红薯  西红柿  机械  西红  黄瓜  水稻  核桃  葡萄  西瓜  白菜  江苏  供应  新疆  菠菜  芹菜  乙烯利  湖北  南京  土豆  河南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节水灌溉 » 正文

我国劣质水安全灌溉技术取得创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1-18  作者:荆州两湖网  浏览次数:266
核心提示: 日前,由中国农科院农田灌溉研究所承担的“劣质水安全灌溉技术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日前顺利通过验收。相关专家表示,该成果在劣质

     日前,由中国农科院农田灌溉研究所承担的“劣质水安全灌溉技术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日前顺利通过验收。相关专家表示,该成果在劣质水安全高效利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
  劣质水大致分为污水和微咸水。农田灌溉研究所农业水资源与水环境研究室主任、该科研项目主持人齐学斌告诉记者,在农业用水方面,我国一方面受水资源匮乏制约,另一方面大量的劣质水资源又没有得到合理利用,这不但造成环境污染,还严重威胁到农产品安全。为此,从2005年起,农田灌溉研究所展开相关研究。不久前,该研究成果顺利通过科技部、中国农科院组织的验收和鉴定。
  据了解,该项目首次提出了基于生理和生化两方面特性的微咸水灌溉安全控制指标、灌溉制度及技术规程;在进行污水灌溉对作物生长、品质及重金属残留和土壤环境影响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小麦和玉米污水安全灌溉制度及技术规程,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研究空白。  此外,该项目还研究了不同潜水埋深条件下,微咸水灌溉盐分运移和污水灌溉水氮转化运移规律,建立了土壤水盐耦合运移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水氮转化运移及污染物预测模型;建立了实用性较强的劣质水灌溉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及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开发了配套软件,并利用试验结果进行了初步检验。
  据介绍,该项目自2005年底起在河南省商丘市推广应用后,通过合理开采地下微咸水进行灌溉,土壤次生盐碱化减轻,有效缓解了当地灌溉用水短缺矛盾。
  齐学斌表示,该研究成果不仅解决了劣质水用于农田灌溉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难题,同时也为劣质水安全利用建立了一系列控制指标体系和技术规范,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推广前景十分广阔。
  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全国污水排放量已达693亿立方米,相当于黄河年径流量的1.5倍,预计2030年将增加到850亿至1060亿立方米。同时,我国每年还有130亿立方米的微咸水资源可供利用。为了确保农业生产,各地都在自发或被动地利用劣质水进行灌溉。

 
 
[ 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推荐图文

» 推荐技术

» 点击排行

行业图标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