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热门关键词:红薯  西红柿  机械  西红  黄瓜  水稻  核桃  葡萄  西瓜  白菜  江苏  供应  新疆  菠菜  芹菜  乙烯利  湖北  南京  土豆  河南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生物技术 » 正文

赤眼蜂生物防治玉米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3-04  作者:荆州两湖网  浏览次数:203
核心提示:  玉米螟等害虫严重危害玉米生产,危害严重年份产量损失率可达20%以上。赤眼蜂防治玉米螟作为一种生物防治技术,不仅具有安全、无

  玉米螟等害虫严重危害玉米生产,危害严重年份产量损失率可达20%以上。赤眼蜂防治玉米螟作为一种生物防治技术,不仅具有安全、无毒、无农药残留等特点,而且使用方法简单、防治成本低、防治效果好(可达70%以上),能有效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改善田园生态环境。据初步估算,仅此一项措施,每亩可减少农药施用量250克。

  采用赤眼蜂技术要达到预期防治效果,必须掌握放蜂时间和方法,主要技术要点包括:

  1.释放时间:蜂卵相遇是关键。赤眼蜂是卵寄生蜂,必须保证释放的赤眼蜂与害虫的卵相遇,预计今年防治第二代玉米螟赤眼蜂释放时间为7月24日至7月30日。

  2.释放量:每亩释放2万头,平均分两次进行释放。在第二代玉米螟产卵初、盛期第一次放蜂,隔5-6天放第二次。

  3.释放方法:每亩设置一个释放点,距地边12米为第一放蜂行,之后每隔25米再设一放蜂行;每一放蜂行的第一放蜂点距地头13米,以后每隔26米设一放蜂点。具体方法为:将放蜂袋用牙签别在玉米植株中上部叶片背面。

  4.注意事项:放蜂袋一定要挂放牢靠,防止脱落;禁止将赤眼蜂袋在高温日晒下存放,严禁与农药等有毒、有味物品混存或混运。

 

 
 
[ 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推荐图文

» 推荐技术

» 点击排行

行业图标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