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4日,中牟县青年办事处邢庄村农民杜进兴面对自家丰收的芹菜愁眉不展。时下正是芹菜成熟的季节,河南省中牟县的多个蔬菜专业村种植的2万多亩芹菜大获丰收,但因种植结构单一、与市场需求及产业化服务脱节,菜农们却因销路不畅一筹莫展。
严格来讲,种菜属于市场行为,按照入市有风险的经济原则,遇到菜贱伤农的情况很难避免。在缺乏有效信息时,某年某种蔬菜突然涨价,就有可能让很多菜农从中看到“商机”,但这种逐利行为是不可控的,你可以种,难保别人不种,种植的菜农多了,原本很赚钱的蔬菜“身价”大降。这时候媒体的热炒,政府、市民的积极帮忙,或许很有必要,它能在一定程度上解菜农的燃眉之急,但这对长期的良好市场机制的形成,并不全是“好声音”。要想让市场更有活力,菜农种菜更积极,需要保证物流的一路绿灯,做好与市场的对接,改变单一种植模式,从而增强规避风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