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售西红柿

过秤

倾倒在地头上的柿子

刚刚摘下的柿子,过完秤就倒了

结算柿子款
柿子丰收了,农民们却皱起了眉头 柿子种植大户王大姐:不敢看账本,不敢算细账
当日,记者一路打听,找到了农民们所说的柿子种植大户、经纪人——临河干召庙镇永丰五组的王大姐。记者见到王大姐时,她正在将农民们交售的西红柿集中过秤。 现场,20多名工人正在挑选柿子,几位农民搬着一箱箱西红柿过秤。过了秤的箱子旁边,倒着一堆熟透了的柿子,散发着腐臭味儿。

王大姐是附近几个村子里种植柿子最多的农民。“我们按每亩500元承包了300亩地,种了120亩柿子,剩下的全种了番茄。没想到,今年的柿子价跌得不像样儿,我每天都不敢看账本、不敢算细账。”王大姐告诉记者,她每天往天津发一货车柿子,每车装12吨,除去运费、司机饭钱等各项开支,落在手里的就剩7000元了。每天,地里得雇20个选工、22个采摘工,每人每天的工资是150元,一天就是6300元。每隔6天,她就得给工人们买一袋米、一袋面和一壶油,再加上包地钱、打药费、水费等乱七八糟的开支,每天不但不赚钱,还要赔不少。柿子需要绑枝,为此,她专门从网上搜索,选了一台绑枝机,让亲戚从浙江买回来。没想到,绑枝机只能绑“一个头”的西红柿苗,而地里的西红柿苗都是“两个头”的,白花了钱不说,还没顶上大用。
“现在只能咬牙坚持着,采摘得持续到9月中旬。如果后期的柿子价格能像去年那样,每斤涨到1块多2块钱,我就能少赔点儿。地里的投入是40~50万元,估计等柿子卖完,能卖20~30万元。我和天津货主合伙经营,我负责种植我家地里的柿子,他负责销售柿子,其他种植面积小的农户将花红柿子拉到我这儿。我替货主清点,之后再由货主一并运走。现在,柿子处于成熟旺季,价格却一路走低,但货主每天还会发一两货车,将柿子运往天津的各大蔬菜市场。现在,就是赔钱也得卖,总不能全烂在地里哇,那样损失就更大了。”看着满地的柿子,王大姐一脸无奈。
农民谢俊笔:去年一亩柿子毛收入大几千元,今年低于订单价一半交售
这几天,干召庙镇新利村的农民谢俊笔就守在西红柿代购点,关注着西红柿的价格。8月11日,他听说收购价由前几天的0.4元/斤降到了0.2元/斤,就专门过来问问价格。当天,外地货主迫于压力,不得不以低于订单价0.2元/斤的价格收购西红柿,等农民交售后,直接倒在附近的农田沟渠里。
“今年的柿子价格不能提了,谁种谁赔钱。好好儿的柿子全倒了,太可惜了。”谢俊笔唉声叹气地说。他家种了5年柿子,前几年,市场行情一直不错,他种柿子赚了些钱。特别是去年,他的2亩柿子产了4万来斤,每斤按0.35元算,毛收入1.4万元,除去开支,每亩纯收入5000元左右。
去年,比起种葵花、玉米,种柿子每亩地能多赚2000多块钱。今年,谢俊笔本打算靠种柿子多赚点儿钱,没想到,种了3亩柿子,到现在才卖出去1万斤左右。看着柿子价格一路走低,谢俊笔很揪心。
“从7月30号到8月10号,货主们都按订单价0.4元/斤收购。11号,货主们说他们赔钱赔得太厉害了,决定按0.2元/斤收购。农民们将西红柿交到收购点,过了地磅,再拉的倒在沟渠里……”满脸愁容的谢俊笔边吸烟边说。
现在,柿子大量上市,农民每隔两三天就得采摘一次;要是等柿子烂在地里,更不合算,还不如按0.2元/斤卖了,这样多少也能挽回点损失。
农民小张:今年种5亩柿子,顶去年1亩的收入
当日下午,干召庙镇民主村五组农民小张拉着半四轮车柿子来到收购点。听说柿子按0.2元/斤收购,小张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早知道这样,我就不雇人摘了,这1000来斤柿子卖了还不够雇人的费用。”
小张种了5亩柿子,和许多农民一样,他不但不赚钱,还得倒赔钱。“去年,一亩柿子差不多能卖1万元,今年种5亩才能顶去年的1亩。再加上水费、药费、人工费,能保个本儿就算不错了。如果能按订单价卖出去,我们的损失还不太大。”小张捡起倒在沟里的一颗柿子对记者说:“你们看看这些柿子,多好、多大,好好儿的东西就这么倒掉了。”
当天早上,干召庙镇民主村一条小路边的沟渠里倒了8万斤柿子,好点儿的被过往的路人捡走了,还有些绿柿子、烂柿子散落在沟里,散发出腐臭味儿。
记者看到,一些柿子收购点、柿子地堰边,堆积了大量红彤彤的柿子,有散放的,也有装箱的。“今年柿子价格太低,柿子又不宜储存,放上一晚上,绿柿子就红了。有的农民采摘下来,开个小三轮车到街上低价卖了,有的直接倒了,还有的不摘了,干脆烂在地里……”村民刘大姐说。
记者在多个西红柿收购点看到,收购现场并不热闹,农民们凑在一起,密切关注着柿子的价格。货主们守在收购点,面对越来越多的柿子头疼不已。柿子价格持续走低,他们不收购,农民们不让,按订单价收,又无力支付货款。农民卖不出去柿子,货主也没钱收购,导致临河干召庙镇、隆胜镇等一些乡镇的西红柿严重滞销。
经纪人马女士: 往年货主们抢着来收柿子今年全“吓跑了”
经纪人马女士说:“今年,全国的柿子都‘塌了’。前几年,外地货主抢着来干召庙镇收柿子了,今年全吓跑了。”
说起前几年的柿子价格,马女士一脸自豪:“前几年种柿子的不多,农民们不敢多种,都少育点苗,种上一半亩试验。试种了一两年后,人们发现种柿子远比种葵花和玉米挣得多,就大面积种植开了。虽然种柿子比种葵花、玉米麻烦,得打杈、绑架、采摘,但为了多赚些钱,人们都种柿子。一些外地货主看中了这块市场,开始与农民签订单。柿子成熟时,货主们抢着收购,有时候都抢不上。”
马女士介绍,2010年后,当地农民开始扩大西红柿种植面积,每亩能卖8000~10000元。而今年,全国的西红柿大量上市,导致本地的西红柿外调出去销不动,一些来自河北、天津、安徽的货主们赔得太多了,只得按低于订单价一半儿的价格收购。
“这几天,我们全家人连个好觉也睡不上,农民们不停地过来打问价钱,我们也替他们着急了……”马女士说,他们不停地上网找客户,但客户给出的价钱只有0.15元/斤。农民们觉得亏得厉害,不想卖,还不如按0.2元/斤卖给合作多年的货主了。
另一位经纪人说,没和货主签订单的农民,直接把柿子拉到四季青瓜果蔬菜批发市场低价卖了。但是,四季青瓜果蔬菜批发市场销售量有限,根本解决不了西红柿卖难问题。
河北货主张老板: 低于订单价一半收购,然后倒在沟里十来天赔了近70万元
今年,河北邯郸的货主张老板与民主村村民签订了300余亩的西红柿种植协议,没想到全国西红柿价格持续走低,导致他每外调一斤西红柿就赔4毛钱左右。他才收购了十来天,就赔了近70万元。
张老板说,他收购的柿子调往石家庄,订单价是0.4元/斤,加上运费、包装费、市场管理费等费用,调运一斤柿子的成本价是0.85元。如果每天发6车,每车装24吨,到了石家庄,如果按0.4元/斤卖,卖一斤要倒赔0.45元。这就意味着,他一天得赔12万余元。从7月底开始,他调运了30多车柿子,赔了近70万元。
“从8月11日开始,我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了,也拿不出钱赔了,只能按0.2元/斤收购,希望农民们理解。摘下的柿子拉到收购点过完地磅,再拉出去倒在沟里……”
石家庄货主崔老板说,他调运出去的柿子全进了蔬菜市场。前段时间,北京的西红柿价格还挺高的,随着各地的西红柿大面积上市,价格一下子就跌了下来,90%的货主都开始赔钱。往年,他们给出的收购价在0.6元~1.4元/斤,农民、货主都有利可图。今年,从开始收购到现在,他一直在赔钱。如果9月中旬后,其他地方的西红柿落架,本地柿子外调顺利的话,价格可能会有上升空间。
本地商贩:两毛钱一斤都没人要
12日8点10分,临河四季青瓜果蔬菜批发市场。一些商贩已经卖完了蔬菜,准备收摊儿。
“西红柿5块钱一件,5块钱一件……”商贩付先生边吆喝边收摊。他说,今年的柿子价格大幅下跌,价格从来没有这么低过,卖柿子根本不赚钱。
付先生告诉记者,他每天下午四五点钟去农民的地里按0.15元/斤的价格接花红柿子,第二天早晨8点多钟卖完。7月份,本地柿子上市后,他最多卖过0.3元/斤,这几天卖成了0.1元/斤。去年的这个时候,柿子价格在0.7元~0.9元/斤,到了9月中旬,价格上涨到一斤两块多。 商贩常先生介绍,柿子两毛钱一斤都没人要。
利民西街四季花城五区东侧便民市场,柿子的零售价在0.5元~0.8元/斤。一商贩告诉记者,他们卖的柿子价格高,主要受运费、人工费、质量等因素的影响。
记者走访了新华街、团结路等街路的多家蔬菜店,这些蔬菜店的柿子价格在0.3元~0.5元/斤。“昨天,我们花了6块钱,从四季青瓜果蔬菜批发市场接了3件柿子,每件40斤。我们卖两毛钱一斤,倒是不赔钱。不上货还不行,影响客源了,就是不挣钱也得上点儿货。”新华东街一蔬菜店的老板说。
四季青菜市场: 往年论斤卖,现在论箱卖市场已饱和,每天卖一吨,价格降了一半多
临河四季青瓜果蔬菜批发市场办公室主任马磊介绍,从7月底开始,四季青瓜果蔬菜批发市场销售的柿子全是本地柿子,最初的零售价在0.8元/斤左右。进入8月份,柿子大量上市,价格一路下跌,从最初的十来块钱一箱(每箱重约40斤),一直降到现在的四五块钱一箱。往年都是论斤卖,现在是论箱卖。
马磊说,现在,四季青瓜果蔬菜批发市场的柿子“在超饱和状态下销售”,每天的销量在一吨左右。往年,柿子的最低价格维持在0.5元~0.6元/斤。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的柿子价格降了一半多。“以前听说过种茄子、白菜的农民‘塌过’,柿子跌价跌得这么厉害,还是头一次遇到。本地柿子销不出去,和种植面积扩大也有关系。”
市商务局: 免费将滞销情况发布在“商务之窗”帮助农民寻找货主
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农民可以将西红柿滞销情况上报各旗县商务部门,相关工作人员会在第一时间将西红柿的价格、滞销数量等信息免费发布在巴彦淖尔市商务之窗网络信息平台,帮助农民寻找货主。
市农牧业局种植业科负责人介绍,我市西红柿种植面积仅有几千亩,尚未形成产业,暂时没有相关数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