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的一天,卖出500多公斤
8月23日天气晴朗,盐城晚报记者再次来到徐志根的葡萄摊,了解这几天葡萄的销售情况。一见到记者,徐志根就高兴地说:“昨天一天就卖出去500多公斤。”经过本报报道之后,许多市民驱车来到徐志根的葡萄地里采摘,“一天能有四五辆车呢!”

徐志根家的葡萄已基本卖光。
前几天来到徐志根家采摘葡萄的市民还遇到地面比较湿滑、泥泞的问题,“我让他们先带点摘好了的回去尝尝,好吃的话,等天气好了再过来进园采摘。”徐志根感叹,天气的好坏对葡萄销售的影响特别大,徐志根说:“都像今天这种天气,葡萄就好卖了。”看着葡萄销售越来越好,徐志根紧锁的眉头,也舒展了开来。
徐志根告诉记者,在几十个市民的订单里,最大的一个买主购买了150公斤葡萄,“是我送货上门的,那是一个做装潢生意的老板,在大庆路上。”因这单生意最大,所以徐志根记得特别清楚。
“照目前情况,卖完没问题”
几天的忙碌让徐志根终于可以放下心中的那块大石,与以前的估算不同,他说:“照目前的形势,今年的葡萄销售应该没问题了。”
问起还有多少葡萄没卖完,徐志根算了一下,轻松地说:“还有500多公斤。”正说着,徐志根又接到一个订单,电话那头是位居住在新日月·翠洲嘉园的市民,他要了2斤巨峰葡萄、5斤夏黑葡萄,因要送货上门,徐志根考虑了一下,说:“送!”虽然这单生意不大,但徐志根想到了自己一个住在新日月·翠洲嘉园附近的亲戚正好在他家,可以让亲戚下午将葡萄带给买家,“今天也是巧了,一般情况下,距离远、订量少的客户,也就算了,这几天我也拒绝了不少这样的订单。不过对这些顾客我还是心存感激,他们也是想帮助我。”
顾客多了,果农间相互帮忙
徐志根说,目前他家葡萄地里的葡萄已经不多了,再过几天,葡萄就可以下市了。有些市民去采摘葡萄时觉得没什么可供挑选,徐志根就会把村里其他人家的葡萄进行推荐。
在上次报道中曾提到徐志根隔壁葡萄地里的人家,因缺少劳动力,葡萄一直没怎么卖,现在据徐志根介绍,这户人家的销售形势也很好。“大家相互帮着点,比如今天我家忙一点,明天他家忙一点,大家互相帮忙。”徐志根说。
徐志根葡萄销售的问题经本报报道,也引起了张庄街道宣传委对他的关心,宣传委的工作人员到徐志根那里了解情况时,徐志根坦诚地说:“不是我一家葡萄不好销售,村里其他果农家都这样。”现在顾客越来越多,果农们相互帮忙,徐志根也有足够的自信,情况越来越好,葡萄一定能卖完。

本报8月20日的报道。
“感谢大家的帮忙”
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恰巧遇见前来采摘葡萄的市民王先生一家。“我在晚报上看见徐志根家的葡萄销售渠道比较单一,加上今年阴雨天气多,导致许多葡萄烂在了地里,觉得很可惜。”王先生8月20日就联系过徐志根,问清楚徐家的葡萄园在哪里,决定带着女儿去采摘葡萄,“今天是星期六,我刚好有时间带她来摘葡萄,顺便也让她感受一下果农的不易。”
徐志根说,自己已经记不清这几天一共接了多少电话了,“有时候这一通电话刚挂断,下一通电话又打进来了。”
昨天上午,徐志根再次给记者打来电话:“昨天你们采访结束后,又卖出去了好几百公斤葡萄,现在田里基本上没什么葡萄了,剩下的200多公斤估计明天就能卖完了。”听得出,电话那头的徐志根很是高兴。“5天就卖出去近2000公斤葡萄,多亏了大家的帮忙,我们的葡萄才能这么快卖出去,太谢谢大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