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晏行云愁容满面,他家有还有一半的蟹苗未出售。
数十万斤蟹苗滞销
刘朝非所在的宣州区水阳镇,享有“全国幼蟹之乡”的美誉,他所在的沙湾村刘村,是当地最早养殖幼蟹的基地之一,每到丰收季更是热闹得像赶集一样,但今年这种风光却一去不返。
刘村村民组组长刘潮春告诉记者,蟹苗一般在农历春节前后出售,按照今年的成本估价,一斤蟹苗售价15元才算回本,刘朝非按10元一斤的价格出售,并非最无奈,因为目前该村150亩蟹田里的3万多斤蟹苗还出售无门。刘潮春说,在当地,起苗代表着收尾,开塘则意味着第一轮捡苗的开始,但在今年,少则几亩、多则数十亩蟹田没开塘的情况很普遍。
前几年,水阳的蟹苗从来都不愁销路,哪怕快到季末还未开塘,湖北、江苏的客商依然蜂拥前来。但今年湖北客商突然减少了40%,蟹苗滞销,没开塘就意味着无人问津。
“800亩蟹田里的20多万斤蟹苗滞销,而往年这时候基本上都已经卖完了。”站在沙湾村的圩埂上,沙湾村党总支书记杨国兵说,该村600多户人家,过半的家庭养殖蟹苗,30%的家庭以此为生,很多散户已经无力应对。
在水阳镇“蟹苗第一村”吴村,情况也同样不乐观。该村党总支书记高昌进说,该村90%的村民以养殖蟹苗为生,但目前还有接近600亩的蟹田没起苗,15万斤蟹苗滞销。
村民陈道海有24亩蟹田,其中还有14亩尚未开塘。陈道海说,去年,外地商人以30元一斤的价格一次性收购,但眼下只有几个散户前来议价。他告诉记者,在该村有一户人家,接近20亩的蟹田还没开塘。
蟹苗保存期只剩20天
“蟹苗至多只能再保存20天了。”高昌进说,蟹苗是季节性产品,按照目前的气候,幼蟹们就快迎来了脱壳期,就将无法养殖,蟹农们为了不错过下一轮的养殖期,必须在最快的时间将蟹苗出售,否则就只能将蟹苗倒入大河。
“就算是亏本折卖,也找不到收购的客商。”具有20多年养殖经验的晏行云告诉记者,虽然当地的小合作社也拥有一定的客源,但却不接受大规模的收购。
“即使是我们,也无法承载整个镇的蟹苗。”葛其寿,水阳镇最大的宣城金润水产专业合作联社的创办人之一,他告诉记者,这是十多年来,该镇最严重的一次蟹苗滞销。目前该社已经出售了近200万斤的蟹苗,也正在积极帮助散户联系客商,但存量大,时间紧,出售情况并不乐观。
“这是养家糊口的生计,是一年辛苦到头的希望啊。”陈道海说,近3000斤的蟹苗滞销就像一座大山压在了他的心头,眼下他已经顾不上价格,只希望能有人帮帮他售完田里的蟹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