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热门关键词:西瓜  湖北  供应  内蒙  江苏  贵州  南京  甘肃  台湾  葡萄  白菜  成都  深圳  西安  土豆  杭州  红薯  核桃  西藏  菠菜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农产品滞销 » 正文

漳浦赤湖大葱滞销 有人干脆免费送加工厂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3-12  浏览次数:155
核心提示:    往年一棵不剩,现在品相稍次的大葱就直接烂在地里。    大葱烂在路边,田里还有一大片未收割。    当地村民情愿在大农场收割捆绑大葱
   

 

  往年一棵不剩,现在品相稍次的大葱就直接烂在地里。

  

 

  大葱烂在路边,田里还有一大片未收割。

  

 

  当地村民情愿在大农场收割捆绑大葱赚工钱,比卖自家大葱来得实在。

  节前后,本该是漳州漳浦赤湖农民最欢喜的日子,因为往年这个时候,每家每户种植的大葱就要开始大卖了,而今年大家却发愁了,一大片的大葱连送都没人要。曾经远销日韩的赤湖大葱今年一片惨淡,面对即将烂在田地里的大葱,农民们不知所措。

  曾经葱销海外 风光10多年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赤湖镇,成片绿油油的大葱长势旺盛,往年这个时候早已采摘完。如今,由于销售市场遇到困境,一片片葱田却少有人采摘,甚至有不少大葱已经烂在田地和路旁。

  据了解,漳浦是全国春季大葱主产区,全县大葱种植面积达5万亩,年产量15万吨,保鲜大葱出口量占全国的45%。而赤湖镇是漳浦大葱最主要的产地,去年全镇大葱种植面积3万多亩。

  大约在20世纪90年代,一名台商将大葱种植引进赤湖后,收益可观,赤湖当地农民发现商机,只要有地就开始种大葱,逐渐形成产业化,大葱成为该镇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据赤湖镇镇长洪艺明介绍,全镇有13个行政村,大约70%以上人口从事大葱的种植、加工、运输、销售等工作。

  赤湖镇的大葱主要销往我国北方及韩国、日本等地,曾经一度风靡海外。洪艺明说,大葱风光了10多年,今年遇到瓶颈,实在出乎预料。

  如今大葱滞销 很多葱农亏本

  德立信农场是赤湖本地规模最大的大葱产销基地,记者来到田间,看到一群女工仍在收割捆绑大葱。她们说,家里也有种少量大葱,今年行情很差,她们情愿给大农场打工,给大葱剥皮去尾,因为每天接近100元的工钱比卖自家大葱来得实在。

  该农场工作人员洪聪江称,现在他们农场共有500多亩大葱,单单成本每亩就要2000元,而现在卖出去的少部分价格只能在400元左右。由于他们与日韩顾客的订单比较稳定,就算价格低甚至亏本,但不至于卖不出去。目前他们农场出口至日本的订单相比往年已经少了30%,一般都要卖到7月左右,他们也无法预计今年会亏损多少。“我们农场是自产自销,省去了中间费用,以前卖得好的时候,一年可以收入一两千万,今年肯定亏大了。”农场的另一名工作人员说道。

  在赤湖镇较大的农场还有人来买大葱,而小农户则血本无归了。“大葱亩产1万斤左右,往年价格好的时候一亩卖到上万块,如今一亩价格才两三百块,甚至有些葱农为了将葱田腾出来,免费将大葱送给加工厂。”前张村的葱农陈景龙说,大葱去年开市时每亩三四千元,随后便开始下跌。一陈姓先生说,他们家种了6亩,到现在一根大葱都没卖出去,还叫记者随便拿。

  找出路卖大葱 引导农民转型

  据赤湖镇镇长洪艺明介绍,大葱遭遇滞销困境,主要是大棚蔬菜的推广,北方等多地大葱获得丰收,加上韩国、日本对大葱的订单比往年减少2/3。

  为了将大葱卖出去,菜农们找了不少方法。他们有的将大葱卖给本地菜市场,但是需求量太少,大葱并非南方餐桌上的常客,因此这对解决大葱大量滞销问题只是杯水车薪。幸而还有本地一些企业愿意收购加工,但亏本的生意他们也不愿意长做。

  “我们只能鼓励农民慢慢转型,不要‘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赤湖镇林龙喜书记说,从去年开始他们发现大葱越卖越便宜,就逐渐引导农民开始转型。

  镇政府的工作人员说,他们引导农民不要相互压价,也在找出路尽量让大葱在烂掉之前赶紧卖出去,不然既影响下一季水稻的种植,也污染环境。洪镇长也说,他们会慢慢鼓励农民种植台湾莲雾、黄秋葵等其他农作物,不能只靠大葱创收。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推荐图文

» 点击排行

行业图标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