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热门关键词:西瓜  湖北  供应  内蒙  江苏  贵州  南京  甘肃  台湾  葡萄  白菜  成都  深圳  西安  土豆  杭州  红薯  核桃  西藏  菠菜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家观点 » 正文

专家:我国西北干旱山区农作物单产实现多项突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10-26  作者:荆州两湖网  浏览次数:228
核心提示: 陕西省农业厅组织的测产验收专家组22日宣布,在北部榆林市7个山区县旱地农作物示范种植实现多项突破,657亩玉米示范田平均亩产578.7公斤,50亩大豆

    陕西省农业厅组织的测产验收专家组22日宣布,在北部榆林市7个山区县旱地农作物示范种植实现多项突破,657亩玉米示范田平均亩产578.7公斤,50亩大豆示范田平均亩产271.5公斤,54亩马铃薯示范田平均亩产1519.5公斤,93亩蓖麻示范田平均亩产171.3公斤。

  测产验收专家组组长、陕西省农业厅高级农艺师李思训告诉记者,这些示范种植田块均为山区旱地,较当地大田产量最低增产五成以上。其中米脂县石沟乡官道山村冯学元家的8亩玉米示范点,平均亩产778.7公斤,较去年亩产356公斤增产422.7公斤,较今年当地大田平均产量增产378公斤。

  我国西北地区干旱少雨,特别是一些山区由于缺少灌溉条件,粮食生产“靠天吃饭”,农作物亩产量极低。为增加产量,农民不得不采取“广种薄收”的方式扩大种植面积,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形成“越穷越垦、越垦越穷”怪圈。陕西北部的榆林市和延安市退耕还林前,农田耕种面积一度高达3000多万亩,一户农民最多种植100多亩山地,却常常吃不饱肚子。

  农业专家、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任富平认为,西北干旱山区“广种薄收”的根本原因,一是农业水分利用率低,二是春旱和秋冻导致农作物减产或绝收。陕西省农业技术人员在陕北干旱山区实现农作物单产多项突破,主要引进技术为“全膜覆盖垄沟播种”。采用这项技术,使旱地水分利用率由30%提高到80%以上,播期提前15天,成熟期相应提前,有效缓解了陕北山区春旱播种难和秋冻问题。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陕西省首席玉米专家薛吉全认为,西北地区光热资源丰富,如果水资源利用率得到提高,粮食增产潜力巨大。陕西省农业技术人员引进的“全膜覆盖垄沟播种”技术是一项成熟技术,目前已在甘肃等地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增产和抗旱效果显著。这一技术在北方旱区普遍适用,大面积推广应用可缓解北方粮区春季旱情、提高粮食单产。特别在西北干旱山区和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推广“全膜覆盖垄沟播种”技术,有利于稳定粮食产量,有利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有利于农民脱贫致富。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推荐图文

» 点击排行

行业图标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