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新华网2013年4月报道,目前,我国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和重庆西南五省(市、区)持续干旱,已导致6420万人受灾,农作物绝收面积110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246亿多元。山西多地发生旱情,干旱造成运城、临汾、长治、晋城、晋中5市39个县约360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1亿元。
近年来,我国许多地区自然灾害频发,且范围逐步扩大。据不完全统计,自2010年以来,仅因干旱造成的耕地受灾面积就有1亿多亩,占全国受灾耕地面积的84%。旱灾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
面对严重的自然灾害,保险能为受灾的农民们提供怎样的风险保障呢?记者通过对四川省绵阳市农村地区的实地走访,深受启发。四川省绵阳市和人保财险四川省分公司的做法或许能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借鉴。
近日,记者跟随人保财险绵阳市游仙支公司业务人员,来到位于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街子乡岳家村的万亩田蔬菜基地。岳家村,这个曾因汶川大地震中温家宝总理多次到访而让人们熟知的小村子,如今已成为绵阳市最大的蔬菜种植基地,他们的绿色蔬菜进入各大卖场,走进了千家万户。
蔬菜基地的技术管理员寥先生介绍说:从前,农户都不愿意大面积种植蔬菜,因为与种植其他农作物相比,蔬菜种植投入资金较大,更容易遭受各类自然灾害,因而损失也更大。近年来,绵阳市政府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实施“百万亩优质无公害蔬菜商品基地”计划。游仙辖区距离城区较近,区政府抢抓机遇,率先建设了万亩无公害蔬菜商品基地。为减轻自然灾害对蔬菜种植的影响,解决菜农的后顾之忧,绵阳市政府高度重视蔬菜保险工作,将蔬菜种植保险纳入政策性特色农业保险范围,而且由于当地连年干旱,保险公司将干旱责任也列入保险条例,使农民的利益得到了切实保障。
2010年10月,绵阳市财政局、农业局联合出台《绵阳市蔬菜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绵阳市各县、区的蔬菜集中连片种植区内的企业、农户或经济合作组织,以乡、村或经济合作组织为单位集体向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绵阳分公司及其支公司投保蔬菜险。以大灾(如暴雨、洪水、内涝、风灾、雹灾、冻灾、旱灾)为保险责任,保险金额为每季600元/亩,承保期限为一年,一年承保两季,投保户承担保险费的25%,政府财政补贴75%。若以每季保险费率15%计算,蔬菜保险每亩每季保险费为90元,每年两季,全年保险费180元/亩,投保户只需承担保险费的25%,即45元/亩,就可以在遭遇大灾时获得由保险公司直接支付给投保农户的保险赔款。
人保财险绵阳市游仙支公司开展特色农业保险以来,成效显著。2010年,办理蔬菜保险2500亩,收保费45万元,其中农户自交保费11.25万元,政府财政补贴33.75万元,赔付暴雨灾害受灾农田716.4亩,赔款30余万元。2011年办理蔬菜保险1.05万亩,收保费189万元,其中农户自交保费47.25万元,政府财政补贴184.25万元,赔付因暴雨、内涝受灾蔬菜田3000余亩,支付赔款130余万元。2012年办理蔬菜保险9895亩,收保费178.11万元,其中农户自交保费44.53万元,政府财政补助133.58万元。截至2013年3月,因旱灾有500余亩承保的蔬菜绝收或减产,预计赔款20万余元。受灾农户及时得到经济补偿,迅速恢复了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人保财险绵阳市游仙支公司总经理刘小竹介绍,2012年,四川省将把干旱责任作为正式的附加险列入农业保险条列。为更好地为农民提供零距离的优质服务,人保财险绵阳市游仙支公司在全区各乡镇建立了22个“三农”保险服务站和228个“三农”保险服务点,农户足不出户,就可以知晓国家支农惠农政策,提升了“三农”保险服务水平,增强了农业防灾防损能力。
特色农业保险可以惠及农民,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保证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价格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