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谭琳静 实习生 邹尔沛)中秋临近,人们开始带着礼物走亲访友,超市里的食用油迎来了销售小高峰。但记者在市场调查发现,市场上走势最好、销售量最大的食用调和油暗藏猫腻,一些品牌调和油打着“茶籽油”的名号,成分却以价格低廉的大豆油为主。
然而,由于调和食用油国标迟迟难以出台,虽然明知此举涉嫌消费欺诈,监管部门却无法立案查处。
调查
带“茶”字调和油走俏超市
纯茶油是食用油中的“贵族”,在超市里标价往往在200元以上一桶。但由于价格高,超市零售量相对来说并不大。在河西华润万家超市,某品牌油促销员汤女士告诉记者,纯茶油一天最好的销量为5-6桶,但同一品牌的调和油,一天能销售上百桶。她提供给记者的数据显示,在这家超市,食用调和油销售最好的分别是茶苯香调和油、橄榄调和油、花生调和油。其中,几乎各品牌食用油都推出了带“茶”字的调和油。
往购物车里放了一瓶茶籽调和食用油的刘先生告诉记者,促使他从琳琅满目的货架上取下这瓶油的原因有两个:“第一,里面有茶籽油,吃了对身体好;第二,这茶籽调和油的价格和同规格的纯茶油相比,只要后者的1/3”。但是,这调和油里究竟有多少茶籽油呢?刘先生摇头表示不清楚。
识别
带“茶”字调和油里大豆油最多
记者找遍了所有名称中带“茶”字的各品牌调和油,均未发现配料表中明确标明茶油的含量。不过,长沙市食安办执法综合协调处处长罗曙光告诉记者,要判断里面的主要成分切实很简单:“根据《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中规定,各种配料应该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
按照这个通则,记者随意从货架上抽取了本地品牌贵太太的一款茶籽清香调和油。记者在配料表中看到,贵太太的这款茶籽清香调和油的成分配比是:大豆油、菜籽油、油茶籽油。这也就是说,根据含量递减原则,这款茶籽清香调和油中,最为廉价的大豆油含量最多,价格最贵的茶籽油含量最少,却被作为最大的卖点在命名中特意突出。
无独有偶,金健也推出一款“茶籽原香调和油”,在精彩生活超市售价72.9元/5升。其配料表显示,其主要成分从多到少分别是:豆油、菜籽油、茶籽油、芝麻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