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俺种麦时每亩上碳铵50公斤、复合肥25公斤,苗期又上5公斤尿素,投入的不少,却没有别人的麦子打的多,后来听专家说是因为我没有科学施肥。今年可好了,有了这‘方子’,肥上的少了,钱花的少了,听说还能多打粮食。看来光知道肥大水勤,还是当不了现代农民啊!”
9月24日,正购买种麦化肥的正阳县兰青乡胡堂村农民胡宝安拿着县土肥站技术人员发给的《2013--2014年小麦施肥技术明白纸》高兴地说。
“光知道肥大水勤,当不了现代农民”。如今,在正阳县,有这种认识的不止老胡一个人。测土配方施肥、使用配方肥等新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农民所接受。
为减少由于滥施化肥等原因造成的土壤污染,让200万亩耕地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我县抓住国家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和全国100个推广配方肥整体推进示范县项目的契机,抽调35人,分成6个组深入19个乡镇的村组,划定取样单元,确定取土点位,分乡制作了土样采集点位分部图。每个采样小组都配备了GPS卫星定位仪及必要的取土工具,严格按照技术规范采集土样。主要测试土壤的酸碱度、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缓效钾等养分含量,全县共采集土样6530个,同时完成调查农户施肥情况近7000多户。
“为转变种粮农民重化肥、轻有机肥,偏氮肥、忽视微量元素肥料的传统用肥法,该县主要围绕测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指导五个环节,从如何使有限的土地提升综合生产能力,节能增效,进而实现农业增产增收上广做文章。”该县农业局局长张宏超介绍说。
在做好农户小麦施肥情况调查和土壤野外调查的前提下,该县土肥站制作了耕地土壤养分图和小麦测土配方施肥分区图,印发到乡镇、村组。并依据不同土壤的养分含量和小麦需肥量,制定出不同类型土壤小麦高产培育的“营养套餐”,让广大农户参照《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对号入座,选用适宜自己责任田的土壤施肥配方为小麦。
该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杨静丽说:“小麦年年种,产量咋就难提高?是‘缺钙’还是‘贫血’?这类问题一直困扰着不少农民。眼下,县土肥站为农民开出小麦施肥‘处方’已全部发放到农户,全县160多万亩小麦即可吃上营养丰富的‘套餐’。”
一张建议卡,一份测试单,让农民在麦播用肥时吃上了“定心丸”。据正阳县土肥站站长赵辉介绍,测土配方施技术和配方肥的推广应用,将使每亩减少氮肥投入20%以上,节本增效40元以上,全县160万亩小麦就可增效6400万元。农民从中既得实惠,又保护了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