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粳稻期货在郑商所挂牌上市。由于适逢中央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具有高效配置资源功能的粳稻期货的推出,被业界认为有着特殊的战略意义。由于我省是粳稻生产和消费大省,今年种植面积超过3200万亩,预计将收购186亿斤粳稻,因此粳稻期货的上市将对我省产生重要影响。
合约设计贴近现货
据了解,粳稻期货首批上市交易合约为JR403等,各合约挂牌基准价均为3050元/吨。上市当日涨跌停板幅度为合约挂牌基准价的±8%,交易保证金为5%。“按照合约内容,粳稻期货每手20吨,单位合约价值约6万元,所需保证金约6000元,这与已上市的早籼稻、强麦等农产品期货品种相当。”华泰长城期货分析师李伟告诉记者。
郑商所品种部相关负责人则表示,在期货合约的设计方面,郑商所首先考虑的因素是适应现货的贸易习惯,特别是贴近加工的需求。“因为稻谷市场目前是买方市场,量多价低,加工企业在供销中处于一个比较主动的位置。”
道通期货分析师苗玲也告诉记者,粳稻期货将实行“仓库+厂库”的交割模式,“其交割单位设置为1000吨,就是考虑到我国稻谷仓库都比较大,单个库容基本都在1000吨以上。”
另外,和之前豆粕、甲醇等期货引入厂库交割不同的,此次粳稻期货运用的是“连续供应”的概念,而非“连续生产”。“这意味着不生产稻谷的米厂需要全年连续加工,从而保证其稻谷仓库在买方取货时有货,这样一来就充分地贴近现货。”
稻谷期货体系渐趋完善
18日上市的粳稻期货,配合已于2009年上市的早籼稻期货,以及即将上市的晚籼稻期货,被业界认为将形成稻谷的“三驾马车”。但实际上,自2009年4月早籼稻期货上市以来,市场整体运行并不是很活跃。因此不少业内人士担心粳稻期货、晚籼稻期货是否有必要上市。对此,长江期货分析师潘钰烛认为,从产量和消费结构上看,粳稻在我国粮食中的重要性要大于早籼稻。更重要的是,从流通层面上看,籼稻销区明确,流向基本稳定,辐射面较小。“而粳稻的主流通渠道则是由东北三省和苏皖地区流向津京唐地区和东南沿海,流通得越远,所遇到的价格不确定因素就会越多,粳稻期货也就越有‘用武之地’。”
李伟也认为,粳稻期货的上市将有效地引导现货价格的形成,而“三驾马车”将有利于完善稻谷产业链期货品质体系,进一步提高我国期货市场服务“三农”的水平和能力。
化解“谷贱伤农”和“稻贵伤企”
“粳稻期货给种粮农民以及整个产业链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江苏省粮食局调控处处长张国钧表示,首先对种粮农民来说,就可以避免粮食价格起落,保证稳定收入。
洪泽县种粮大户马旺春也告诉记者,今年秋粮喜获丰收,可开磅时晚粳稻的价格只有1.41元/斤。“还好后来政府启动了晚粳稻托市价收购,价格才涨到了现在1.50元/斤,不然我们都得赔钱。”而对于粳稻期货上市,马旺春表示,“虽然不太懂,但一定要去学,一定要掌握这个好工具。”
据记者了解,政府托市价收购,虽然给出了指导性价格,但是在现货市场上,粮食市场价格会随季节变化而发生波动。农民手里往往会存有不少粮食,但存的粮食多了,会发生“卖粮难”,谷贱伤农;少了,加工企业则会发生“买粮难”,米贵伤民。
“粳稻期货则为我们企业提供了一个进行套期保值的避险工具,规避了价格风险,进而实现了稳健经营。”高邮双兔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卫东告诉记者,“我们每年都要为购进多少粳稻而犯愁。看上去一斤粳稻的价格波动不大,才一二分钱,但合起来还是一个大数字。”
正是考虑到粳稻期货对于江苏的重大影响,据记者了解,粳稻期货的交割区域方面,分为东北和江苏两部分。此次郑商所在黑龙江首批设立了3家粳稻期货交割仓库,江苏则属于第二批考虑的范畴,我省相关企业也正在向郑商所积极争取,希望其早日落实。